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67篇
  免费   995篇
  国内免费   209篇
管理学   127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6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470篇
丛书文集   1817篇
理论方法论   925篇
综合类   13000篇
社会学   1116篇
统计学   89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429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96篇
  2018年   309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452篇
  2015年   518篇
  2014年   1014篇
  2013年   1082篇
  2012年   1276篇
  2011年   1296篇
  2010年   1017篇
  2009年   1051篇
  2008年   1131篇
  2007年   1216篇
  2006年   1324篇
  2005年   1274篇
  2004年   1157篇
  2003年   1106篇
  2002年   841篇
  2001年   802篇
  2000年   466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文章将房价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归结为"成本效应"及"投资效应"两种影响机制,并分析了房地产价格、房产性投资行为、房产性投资的深化以及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创新要素投入和创新管理水平作为中介变量,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检验房价和创新产出的关系。基于提出的理论观点利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房价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机制至少是通过"成本效应"与"投资效应"两条渠道实现的;房价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成本效应"是通过技术创新投入作为中介对技术创新成果产生影响;房价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投资效应"是通过技术创新管理水平作为中介对技术创新成果产生影响;未能证实房产性投资会挤压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入。文章的研究结论具有以下重要政策启示意义:应当重视房地产价格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成本效应"。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创新人才的稀缺性提高了其在劳动力市场的议价能力,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房屋价格上涨,会导致创新人才的劳动力价格随之上涨,这势必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负担,影响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长期发展质量;A股企业的房地产投资并未挤压技术创新投入,但降低了企业创新的效率。在政策上,应当制定相关技术创新效率的考察指标,促进骨干型企业重视其创新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92.
风险投资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型金融工具和重要资本力量,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具有重要作用。风险投资通过提供企业战略咨询、关键商业网络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监控活动等多方面支持影响被投资企业绩效。选取2010—2018年新三板844家获得风险投资和9 415家未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通过风险投资机构的年龄、历史IPO数量以及累计退出金额衡量投资经验,检验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经验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利用工具变量通过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解决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对企业财务绩效和成长能力均呈现显著正向影响,且风险投资机构成立年份越久,在投资经验方面越丰富,对企业绩效正向影响越显著,同时,风险投资退出业绩越好,行业内对其能力的评价越高,越有利于为企业提供附加资源支持,从而提升企业业绩。  相似文献   
93.
When developing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to support people with psychiatric disabilities, European countries are advocating evidence based practice (EBP ). Individual Placement and Support (IPS ) is an evidence based model designed to support people in acquiring and maintaining competitive employment. Implementation science is a growing research field, with a focus on components that impact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EBP programmes. In this multiple case study, we have followed three IPS demonstration sites for two years, in order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barriers and facilitators for implementation, according to constructs described in the Consolidated Framework for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Damschroder et al. 2009 ).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strategic networking, as well as the need for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s carried out before the start of an EBP programme, since deficiencies related to these constructs are difficult to compensate for.   相似文献   
94.
近年来,安徽省教育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投资总量不断增加,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安徽省教育投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投资增速放缓,多元化投资渠道尚未形成,投资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均衡。在“十九大”提出的教育发展精神指导下,针对安徽省教育投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安徽省教育投资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95.
This paper draws on Bourdieusian concepts to examine the social mechanisms driving service ‘choices’ for marginalised young substance users. In doing so, it problematises the individualised understandings of ‘choice-making’ common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e paper uses interview data collected from 26 young substance users to describe the resources they bring to their service encounters, the capitals that they acquire through these interactions, and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are mobilised within the fields in which they operate. The analysis finds that services acted as capital-building settings – participants acquired material resourc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skill-building, and they built relationships that contributed to a positive sense of identity and belonging. But the exchange potentials attached to these capitals were restricted by the logics of service fields that cast them as deficit and limited their opportunities to build productive forms of social capital. By revealing the social mechanisms behind service ‘choices’, th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most effective services are those that maximise the opportunities for their young clients to build ‘weak ties’, such as with a diverse range of adults who themselves possess resources, and those that acknowledge the identities that young people already possess as rational and self-managing.  相似文献   
96.
The paper seeks to makes a contribution to a recent debate in the Journal about what a political economy of youth might look like. The paper will take up aspects of Sukarieh and Tannock’s [2016.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youth: a comment.’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19 (9): 1281–1289] response to the initial contributions by Côté [2014. ‘Towards a New Political Economy of Youth.’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17 (4): 527–543, 2016. ‘A New Political Economy of Youth Reprised: Rejoinder to France and Threadgold.’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And France and Threadgold [2015. ‘Youth and Political Economy: Towards a Bourdieusian Approach.’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and will take the form of three ‘notes’: Capitalism: From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Youth as an artefact of governmentalised expertise; The agency/structure problem in youth studies: Foucault’s dispositif and post-human exceptionalism.

These notes will suggest that twenty-first century capitalism is globalising, is largely neo-Liberal, and is being reconfigured in profound ways by the Anthropocene, bio-genetic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 political economy of twenty-first century capitalism, let alone a political economy of young people, must be able to account for a capitalism that in many ways looks like the capitalism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s, but which is at the same time profoundly different as it enters what has often been described as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It is these profound emergences that pose the greatest challenges for engaging with a political economy of youth.  相似文献   

97.
学习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为了更好地利用过去的经验,增强学习效果,个人和组织进行学习迁移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迁移是指将在以往通过学习或解决问题所获得的经验,用于解决之后所遇到的问题。本文力图建立系统的学习迁移理论,研究人、问题、环境的因素对于学习迁移的影响。本文采用理论推导的研究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理论模型。本文运用系统的观点,构建了学习迁移的PPEE理论模型,认为人的因素、问题的因素、人和问题的交互作用、以及环境的调节作用,会共同影响学习迁移的效果。本理论主要从五个方面论述学习迁移的机制。首先,将人的因素按照不同层面划分为后端基本能力、中端心理过程、前端知识结构,讨论了其各自对学习迁移效果的直接影响。其次,将问题的因素划分为形象相似性和抽象相似性,并根据这两个维度构建了四种问题间关系类型,并探究了其与学习迁移效果之间的关系。第三,同时考虑人的因素和问题的因素,研究了二者之间的互动对于学习迁移效果的影响。第四,将环境因素划分为时间紧迫性和空间重要性两个维度,探讨了人和环境,以及问题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对学习迁移效果的影响。第五,基于系统整体的方面,研究人、问题、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对学习迁移效果的交互影响。本文还认为,该模型不仅适用于个人,也同样适用于团队、组织、地区、甚至国家和社会等各个层面,影响各个层面主体的学习迁移。本文最后总结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并提出了未来研究课题。本文对丰富学习理论、特别是学习迁移理论,以及推动教育和管理实践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存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政府进行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决策依据.文章从工业企业生产率视角识别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和地级市统计数据,考虑城市人力资本变量的内生性后,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研究城市人力资本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本后,城市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比越高,工业企业的产出越高,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显著,且人力资本正外部性主要存在于人口规模300万以上的大城市.从工业内部看,行业内人力资本正外部性随城市规模扩大逐渐增强,而行业外人力资本正外部性随城市规模扩大逐渐减弱.从企业异质性看,高新技术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大企业从城市人力资本提高中获得的正向溢出效应更大.此外,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越高,地理区位距离港口越远,越不利于工业企业产出的提高.文章的研究结论表明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发挥大城市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对新时期经济可持续增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9.
农地产权结构是搭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与宪法秩序有效链接的重要桥梁.从农地产权结构变迁的视角看,我国传统土地增值收益的国有化机制实际在很大程度上符合1982年宪法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地租国有原则及地利共享秩序.然而,由于宪法土地条款一开始就被注入了地利分配具有倾向性的思想基因,长此以往便忽视了农民作为整体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另一半宪法秩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进行了"同地同权"、赋权于"民"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其实质是宪法秩序的延续而非替代,我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主要机制仍是征地补偿制度.要实现我国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享,必须回到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一元论的完整地利共享秩序中来,并遵循实质平等的要求,通过以"人的城镇化"为目标对区片综合地价进行限定、采取倾向于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土地财政"政策、打破城乡户籍二元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案,推动农民全过程参与、共享土地利益.  相似文献   
100.
大量域外植物入华是汉武帝时代丝路开通后的结果,外来的植物引种在魏晋南北朝时得到推广。域外传入的植物用途主要有观赏、食用和用作香料、医药等方面,域外植物的引进改变了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丰富了饮食文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对于中国中古社会的农业生产、饮食文化、医学医药、民间信仰和文学艺术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关种植技术的记载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述中,反映了这些外来植物在这一时期广泛种植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实际情况。域外植物的种植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